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才能入脑入心

东莞新闻
管理员 投稿来源于东莞日报 IP属地:未知

2014/03/28 01:17:36 · 0阅读

0
今天大家都在关注
东莞新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才能入脑入心
时间:
长按二维码
查看信息详情

  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怎样将这一极富时代气息的理论成果武装我们全党全国人民,还得探索路径和方法问题。

  一、通过教育与宣传引导,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

  理论要为人民群众掌握,唯有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也必将焕发出无限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炼的24个字,许多立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具有相当的感召力与亲和性,容易成为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宣传教育的引导和基层人文精神培育相结合,不难营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化的良好人文氛围和人文素养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占据心灵,尤其要占据讲台三尽之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转化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二、通过反复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更要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同理,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必须引导群众将理论认识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实践中去,通过亲身实践体验不断加深认识,进一步增强理论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普及,不可能一蹴而就,离不开长期反复的实践锻炼和养成,逐步实现价值理论向公民个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转换。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就是价值追求、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在实践中,党员和领导干部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必须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对象,党员和领导干部应积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青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和青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决定了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对象。广大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要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社会建设全过程

  加强宣传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人群众学习、生活和工作全过程。积极探索并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渗透功能、育人功能,遵循群众对价值的心理接受机制和基本规律,通过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融入群众学习、生活和工作全过程。其中,要充分重视学校教育和基层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力建构与社会发展趋势和不同群众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理论传播与教育方式。理论传播和教育方式要实现由单向灌输向多向交互的转变,实现由显性教育向显性和隐性影响结合的转化。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发挥显性影响和隐性影响的合力教育功能,把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群众日常生活之中,使群众内化为品德,外化为行为。

  四、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新载体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可以编写出版理论普及读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群众学习的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群众,结合群众的思想与生活、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为他们举办人文社会科学报告会、理论宣讲会等,推进先进理论进基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要广泛借助大众传媒尤其是各种新兴媒体的宣传作用。坚持正面宣传报道为主,唱响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舆论科学优势占领宣传阵地。凝聚各条文化战线的工作,备司其职、备彰其能,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合力。支持建立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与功能的主流网络媒体,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占领新阵地,唱响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上舆论,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0

好文章,值得推荐给更多人

人气广告位虚位以待

向您推荐
热门评论(0)

关注公众号

方便您及时获取互动消息
掌握最新信息,回家不迷路

前去关注
发表评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