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外贸进出口情况出炉
黄埔海关昨日公布了东莞1~2月份外贸进出口情况,以人民币计价的外贸进出口1312.8亿元,同比下降1.5%。
值得关注的是,在进出口总量中占比达三分之二的外商独资企业,其进出口却在今年前两个月遭遇了近7%的负增长。
外商独资企业遇“倒春寒”
全国进出口贸易2月份受到春节长假的影响,甚至出现了贸易逆差,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5%。不过在此大背景下,东莞2月份的进出口贸易总值却达527.6亿元,同比略涨3个百分点。
2月较好的表现也使得前两月进出口降幅收窄:1~2月份人民币计价出口772.9亿元,下降1.8%;进口539.9亿元,下降1%,进出口总值同比仅下降1.5%,低于1月进出口同比4.26%的降幅。
此外,在出口总值中体量超过三分之二的外商独资企业,却在今年1~2月遭遇“倒春寒”,人民币计价出口总值遭遇近7%的跌幅,只有2013年最后两个月总值的四分之三。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出口总值也在一如既往地下跌,尤其是集体企业进出口同比跌幅达到43%。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私营企业出口情况喜人,出口总值同比增幅达20%,这也使得其在出口总体量中的占比逼近四分之一。
专家:转型升级并未成功
在东莞进出口贸易中占据半壁江山的外商独资企业,在今年1~2月进出口同比跌幅却达到近7%。对此现象,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分析指出,这其中原因在于很多外商独资企业都是近年来由“三来一补”企业“转型”而来,但企业本质上没有变,“三来一补”企业走下坡路早已是个不争的事实。“企业性质变了不等于转型升级成功了,进出口负增长就是最好的印证。”
而对于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出口形势向好的局面,林江认为,这反映了民营企业发力外贸进出口,其中也有政策扶持因素。
好文章,值得推荐给更多人
人气广告位虚位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