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乡新城为核心集聚发展高端服务业,新增6条通道对接广州
4月30日起,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对《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以下简称《总规》)进行公示并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总规》显示,本次规划范围总面积510平方公里,覆盖中堂镇、望牛墩镇、麻涌镇、道滘镇、洪梅镇、石龙镇、石碣镇、高埗镇、万江街道、沙田镇以及虎门港10个镇街和1个港区行政辖区范围。
空间管制
分生态控制区、建设发展区和弹性引导区
记者了解到,本次规划的编制年限为近期2013-2017年,中期2018-2020年,远期2021-2030年。《总规》计划,至2020年,水乡经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33.5平方公里以内,总人口185万;至2030年,水乡经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3.0平方公里以内,总人口210万。覆盖道滘镇、洪梅镇、石龙镇、石碣镇、高埗镇、万江街道、沙田镇以及虎门港等10个镇街和1个港区行政辖区范围。
在宏观规划中,水乡经济区被分为三个空间管制分区,将近阶段发展、生态保护和未来余地做了平衡。其中生态控制区,指禁止建设区域,规划187.8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36.8%,包括现状为非建设用地的生态保护区和现状为建设用地的生态修复区。其次是建设发展区,指优先发展和重点建设区域,规划242.6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47.6%,包括水乡新城区、城镇生活区、工业发展区等地区。最后是弹性引导区,指限制建设区域,规划79.6平方公里,占总土地的15.6%,包括乡村居民点、轻柔产业区和现状生态环境敏感、建设混杂、高污染高能耗等地区。
功能定位
以水乡新城为发展核心
在《总规》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水乡新城”。在水乡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中,它被当作核心,并配合以区域发展轴和功能联系带的基本骨架,形成“组团集聚、轴带强心、圈层布局”的空间结构。
其中,组团集聚是指以组团模式组织新城、生活、乡村、工业以及轻柔产业等功能,强化城镇空间集聚、紧凑、有序发展。轴带强心意为强化珠三角东岸区域发展轴和穗莞惠区域发展轴,加强东莞市区与水乡各镇街联系,打造滨江产业带和港城联系轴,形成两级中心体系。
“圈层布局”则主要表现为:围绕东莞市区的万江街道、高埗镇,发展商贸、休闲等服务功能,为市区协调圈层;围绕望洪枢纽的望牛墩镇、洪梅镇、道滘镇,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特色服务功能,为水乡服务圈层;位于外围滨江地区的沙田镇、麻涌镇、中堂镇、石碣镇、石龙镇,发展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电子信息等产业功能,为滨江产业圈层。
好文章,值得推荐给更多人
人气广告位虚位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