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楼宇经济

东莞新闻
管理员 投稿来源于南方日报 IP属地:未知

2014/06/21 00:18:30 · 0阅读

0
今天大家都在关注
东莞新闻
东莞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楼宇经济
时间:
长按二维码
查看信息详情

楼宇经济是近年来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 资料图片

  楼宇经济是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东莞楼宇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已建成一批规模大、档次较高的商务楼宇,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东莞如何才能有效形成空间布局优、外观形象好、功能配套全的商务楼宇发展格局值得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东莞发展楼宇经济自身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深度调研分析国内外其他城市发展楼宇经济取得成功的经验或许可以为东莞的楼宇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深圳福田:“两高两集”体现“深圳质量”

  2010年,深圳福田区在78.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税收515亿元,演绎了寸土寸金的传奇,其中六成税收来自于50栋“亿元楼”,特别是招商银行大厦一年创造了64.96亿元的税收,相当于福田区税收总额的12.6%。分析福田区楼宇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楼宇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经验。

  面临发展困境,福田区很明智地将楼宇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退劣进优、腾笼换鸟,更新城市功能的方式,让单位面积的产值最大化,同时突出楼宇经济产业形态和产业链“高端”,高产出、高税收、高效益的“高效”,以及单个及楼宇群之间的集聚作用的“两高两集”的特点。福田楼宇经济的发展也体现了深圳从追求“速度经济”到“质量经济”的转变。同时,福田区的楼宇经济推动了总部经济形式的地域固化,使深圳步入服务经济时代,给深圳提供了知识经济的基础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高级要素。

  杭州:合力推动楼宇经济发展

  作为长三角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杭州的发展一直备受瞩目。如何推动楼宇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其他城市起到龙头、领跑、示范和带头作用是杭州领导班子思考的问题。经过充分的调研后,杭州决定坚持“市区联动、三力合一、以大带小、高低配套、以存量带增量”的“五项原则”,同时加强对整个城市区域产业布局的科学规划,形成“两轴两核,六心十三区”的总体布局,让中央商务区与一、二、三级功能区形成科学的搭配,错位发展,提升整体效应。同时,杭州发展楼宇经济还坚持“招商一批、管理一批、更新一批、建设一批、规划一批”的“五个一批”策略。

  经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杭州整个城市功能区的效应开始显现并不断增强,这其中政府和市场相互配合,积极发挥出了配置各种优势资源的主体作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让整个楼宇经济充满了活力。

  国外总部经济聚集区:特色定位 注重功能多样性

  在总结了国内城市发展楼宇经济的成功经验之后,也不妨把视野再开拓一下,总结下世界上其他典型的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实践的经验和内在规律。

  纵观全球著名的纽约曼哈顿CBD、伦敦金融城、东京新宿、巴黎拉德芳斯、卢森堡金融区等总部经济聚集区后发现,其实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动辄几十上百年计,没有相关产业的集聚、配套设施的完善和相关法规制度的健全,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建设和长久发展都难以实现。其中政府的规划引导对其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比会发现每个知名的总部经济聚集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和独特的区域定位,而且建设时不仅要突出商务功能,也要注重功能的多样性,让其不仅有经济辐射力,更有文化和传播的覆盖力。

  东莞:尝试创新 效应开始显现

  在看完其他城市的发展模式,也可以看看东莞在发展楼宇经济中的一些创举。2013年,东莞出台了《关于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鼓励楼宇经济发展的实施细则(试行)》,鼓励发展楼宇经济。在东莞新商机——2013投资环境推介会上,东莞一改往年卖力吆喝“自己有多好”的例牌,以最实在的方式,清查并公开发布了信息全面、数量详实的全市可利用土地、厂房和楼宇情况,向企业推荐了统筹整合的7.7万亩土地,以及约450万平方米的空置厂房和167万平方米的空置楼宇。这种集中展示推介可利用土地、厂房和楼宇,为投资项目与可利用土地、厂房高效对接搭建平台的方式,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市场反应很活跃,这是东莞发展楼宇经济招商方式的一个创新。除此之外,东莞还引导商务楼宇加强对产业的规划,力争形成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商务楼宇,这样更有利于整个楼宇企业产业链间的相互配合,形成互动效应。同时,通过奖励资金等方式的引导打造立体经济产业链,包括从单个商业楼宇向总部经济的整合,并对商业楼宇的产业集群进行探索。东莞天安数码城董事总经理何文指出,“园区致力于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在招商时就十分注重每栋楼宇以及整个园区产业链的互动和配合,这对于未来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集聚效应十分重要。”

  在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城市发展楼宇经济的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后会发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殊性,简单的“拿来主义”不可取,一定要因地制宜进行吸收、消化、再创新。东莞市内资经济促进中心主任谭柱辉强调,“如何将其他城市发展楼宇经济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嫁接’到东莞,找准东莞自己的‘特色定位’,需要考验东莞的城市智慧。”

0

好文章,值得推荐给更多人

人气广告位虚位以待

向您推荐
热门评论(0)

关注公众号

方便您及时获取互动消息
掌握最新信息,回家不迷路

前去关注
发表评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