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东莞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获审议通过。方案中有哪些改革与老百姓息息相关?9月14日,东莞市环保局向本报披露了方案的详细内容及制定背景。据透露,方案共涉及7大领域37项具体环保改革行动,其中有关在危废处理上引入第三方治理等举措,将进一步激发环保产业市场的活力,更多企业将有望获得新一轮大发展。
村级土地利用探索编制总体规划
关键词:土地开发
以往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东莞的镇域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其土地、能源、产业布局及城镇规划等瓶颈日益凸显。以土地问题为例,东莞全市土地开发面积已经达到43%,超过土地开发的红线。随着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一些镇街不时出现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区被占用开发利用的情况。
针对这一现实,方案首次提出将启动空间开发权转移制度探索工作。以水乡经济区为试点,东莞加强规划研究,通过“容积率指标异地使用”、“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多种方式,鼓励开发权进行转移和市场化交易,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市里面将制定《东莞市建设用地整合实施意见》及《东莞市农用地统筹实施意见》,并在水乡经济区先行先试,加快推动建设用地整合和农地统筹工作。
东莞将强化土地用途管制,探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三规融合”机制,编制实施土地整治规划,科学划定生态修复区、维护区和保护区,促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同时突出用地空间调整,优化土地利用布局,落实“一张图”管地,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区红线、基本生态控制线、城市规模边界控制线、产业区块范围控制线“四线管控”。
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订的基础上,东莞将探索编制村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规范限制村级利用过度开发的行为。
扩大到非建设用地区的全部耕地
关键词:生态补偿
深化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是方案的另一项重头戏。
方案透露,接下来,东莞将探索推行生态补偿制度。具体包括:制定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金征收及使用办法,启动跨镇街处理生活垃圾生态补偿金的征收工作,切实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厂周边环境整治及市民关系协调处理。制定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跨镇(街、园)调剂使用生态补偿制度。同时,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研究探索跨区域生态补偿制度,搭建跨区域生态补偿管理平台,促进跨区域生态补偿和治理合作。
好文章,值得推荐给更多人
人气广告位虚位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