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东莞市政协授权发布的提案在网上公开,“发展壮大虎门旅游产业”的设想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东莞市旅游局建议可与广州南沙等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整合发展近代史品牌,旅游界人士则建议虎门可以尝试“工业游”线路。但做大虎门旅游业,实际上口号已经喊了多年。威远岛开发,亦非第一次提及。虎门旅游,正处在一个机遇与问题并存的时期。
交通提速 旅游业迎来好机会
《关于促进虎门旅游业做大做强》的提案,由虎门镇政协小组提出,谋划将虎门销烟池景区、威远文化生态旅游岛、沙角炮台景区形成“三位一体”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使三个景区更加紧密地连为一体。其中,威远岛规划尤其引人注目。
对于旅游业来说,一大利好是今年以来虎门的交通规划有了很大发展。近日,虎门南站进入设计阶段,令虎门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座高铁站的镇区,也是全国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而连接虎门与南沙的虎门二桥,也于7月动工开建。整个虎门交通建设,呈现出提速之势。
但政协小组的提案中也提及,虎门的现有旅游产品以静态展示、被动观光的类型为主,为游客提供互动参与及深度体验的功能不足,人均逗留时间短;资源空间分布较为零散,周边环境及设施欠佳,景区之间的通达性较差,未能充分发挥各项资源的潜在价值及其相互之间的联动效应。
在虎门生活了十年的市民刘先生对此感触颇深,“我住在虎门,外地的亲朋好友一过来,总要带他们去虎门的景点走一下,”威远炮台、沙角炮台、鸦片战争博物馆等景点都值得一去,但刘先生表示,第一次来的朋友可以带他们去逛逛上述景点,“但第二、第三次来,再带他们去玩就没什么新意了。”
刘先生指的新意,包含旅游景点本身的资源,还有相应的服务配套。“我印象中,炮台还是那几门炮台,博物馆还是那些陈设的历史文物,这么多年来没怎么变化过,甚至有些文物因为各种原因还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在刘先生看来,上述景点配套设施跟不上,停车难题长期存在,每到节假日停车难的矛盾就会越发突出。
好文章,值得推荐给更多人
人气广告位虚位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