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率先发出全国首批电子营业执照

东莞新闻
管理员 投稿来源于南方日报 IP属地:未知

2014/03/09 03:16:56 · 0阅读

0
今天大家都在关注
东莞新闻
东莞:率先发出全国首批电子营业执照
时间:
长按二维码
查看信息详情

  

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在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包括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等举措,从而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事实上,广东早在2012年就已开始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的探索。记者了解到,目前珠三角地区已全面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有条件的部分粤东西北地区也同步启动此项改革。

  全省各地在推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符合本地实际的创新做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南方日报多路记者深入一线进行全面的调查采访。

  执照

  已铺开改革的部分地市(不完全统计)

  湛江成立了首个认缴注册资本的公司,东莞发出了首批30个新版营业执照,惠州、揭阳、佛山、云浮、阳江、江门、梅州、清远、韶关等地纷纷颁发了全省全面改革后当地的第一张新版营业执照。此前,广州、深圳已铺开改革。

  东莞

  率先发出全国首批电子营业执照

  东莞市是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广东4个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市之一,2012年5月开始在东莞大朗镇试点,当年12月,试点成果在该市全面推开。去年底,东莞市工商局作为全国唯一的地级市代表,参与了去年底全国改革制度设计的研讨工作,在国家改革方案中,充分借鉴了东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实践成果。

  “改革后实行工商登记和经营资格许可审批相分离。”东莞市工商局副调研员张志云告诉记者,东莞全市涉及主体资格和经营项目的相关审批事项,从改革前的188项压减到改革后的109项,并且将其中81项从前置改为后置,仅仅保留金融、保险等28项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批准才能设立的事项。

  与此同时,改革后放宽经营场所限制、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实施年检验照备案制等,八大措施环环相扣,形成了具有东莞特色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体系。张志云说,东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制度设计,主要是在体制内,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后续监管等环节进行综合考虑。

  另一方面,在深化前端放开和后端严管的同时,东莞创造性地提出了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平台的理念,并以此作为后续监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及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信息化支撑。据介绍,2013年上半年,东莞顺利完成了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平台的首期开发,并于去年6月起在东莞松山湖试点运行,率先发出全国首批电子营业执照。

  据了解,经过几个月的推广完善,东莞的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平台已经完善了身份证明、网上亮照、信息查询及网络监管等功能,并和业务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了企业电子执照信息在平台上的同步生成、实时更新。据东莞市工商局最新数据显示,作为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的先行试点,截至目前为止,东莞全市已有300多家企业申领了电子营业执照。

0

好文章,值得推荐给更多人

人气广告位虚位以待

向您推荐
热门评论(0)

关注公众号

方便您及时获取互动消息
掌握最新信息,回家不迷路

前去关注
发表评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