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初红卫兵为实践理想把个人崇拜推向新高峰

回顾历史
管理员 转载 IP属地:未知

2014/02/27 14:51:20 · 0阅读

0
今天大家都在关注
回顾历史
文革初红卫兵为实践理想把个人崇拜推向新高峰
时间:
长按二维码
查看信息详情

核心提示“文化大革命”伊始,红卫兵们在实践自己的理想主义的过程中,首先把发轫于共产党内的个人崇拜之风推到了一个高峰,这就很难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了,反而士大夫的理想主义中把忠君和君主崇拜作为支柱相类似。

本文系凤凰网历史频道专栏作者米鹤都供稿

相关内容已结集出版,书名:《心路:透视共和国同龄人》,出版:中央文献出版社

20世纪60年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尽管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大动乱,饱受欺骗和愚弄,以致把青春自愿地奉上个人崇拜的祭坛。但是,今天他们回顾曾走过的道路时,依然对那个年代怀有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使人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当年的社会氛围以及自我的一丝留恋,感受到那一时代的某些精神和风尚在他们血脉中的延续。这就是所谓的历史烙印。

十年动乱给予这代人的东西太多了,但最明显的是彻底改变了他们60年代的成长模式。这代人思想的成熟,性格的形成,则是通过对十七年所受教育的扬弃,通过广阔天地的磨砺,通过改革潮流的涤荡而实现的。历史地看,他们从来就不是安分守己的一代,其主导意识或许还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也许就是无法扼止的时代进步。

一般意义上,一代人的历史性格,是在青春时形成,而立之年成熟并稳定。而在社会的转型时期,由于社会本身的动荡而造成向后的推移。因此,今天还难以对第三代人的历史性格下一个完整精确的定义,只能通过探索他们思想发展的轨迹,即“心路”历程,来展示这代人在60年代至70年代形成的某些品格。

最难于在岁月中磨灭的,也必定是对人们心灵影响最深的。青春留给这代人的,最主要也是最具特征的,或许就是积淀在他们心灵深处的那种理想主义人格和对社会的责任感。80年代,一位学者曾写下这样几句话加以概括:

“我们是一些残存的,然而却是不死的--理想主义者”

二十多年前的这段话,又经历了几番大潮的涤荡,或许可以修改成为:“我们是一些残存的,然而却是不死的,已经失去了‘理想’的理想主义者”。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这代人今天带有典型性的心态,说它恰当也只能是相对的。不过,用它来把握这代人在“文革”十年所走过的道路,却是妥贴的。当年,理想主义的热血,使这一代青年戴上红袖章,走上阶级斗争的第一线;使他们打起背包,奔赴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广阔天地;痛定思痛之后,使他们恋恋不舍的依然是当年那种勇敢地追求真理、以天下为己任、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历史就是这样的奇妙,不管是戴着红领巾在街上学雷锋、做好事的可爱孩子们,还是佩戴着红袖章、挥舞着武装带在街上破四旧的粗野青少年;无论是知识青年在广阔天地企图大有作为的幼稚行为,还是这代青年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做出的英雄壮举,这些似乎使人完全不可能产生联想的对象之间,这些表面上几乎找不到任何因果关系的事物之间,只有熟悉这段历史并具有洞察力的人,才能从扑朔迷离的现象中,看到那条无形的纽带--理想主义的人格。甚至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他们所干的好事和坏事,臧否毁誉的背后,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难怪下一代不无嘲讽地说:“你们已经走不出那个理想主义的怪圈了。”

0

好文章,值得推荐给更多人

人气广告位虚位以待

向您推荐
热门评论(0)

关注公众号

方便您及时获取互动消息
掌握最新信息,回家不迷路

前去关注
发表评论
返回